Meta開發非入侵式腦機技術 用戶可通過AI模型讀取大腦信號輸入文字
2月10日,據報道,Meta一直在推動腦機接口(BCI)技術的前沿創新,而最新的進展令人矚目。該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腦機技術系統,能夠將用戶的大腦信號直接轉化為文字輸入。這項技術的準確率達到約80%,意味著系統能夠正確判定用戶意圖“敲擊”的鍵盤字符。
Meta的這一技術利用了AI模型與硬件相結合的方式,能夠通過外部設備讀取大腦信號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文字輸入。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技術不依賴于任何植入式設備或侵入性操作,這本身就是一項突破性的成就。用戶僅需通過外部硬件,便可實現類似鍵盤輸入的功能,打開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全新應用方向。
然而,這項技術目前并非面向消費市場推出。根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的報道,Meta的這一系統依賴于大型設備,需要在特定環境下使用。設備體積龐大、價格昂貴,每臺設備的估價高達200萬美元(約合1458.8萬元人民幣)。這種設備需要在屏蔽室內使用,避免地球磁場對大腦信號的干擾,并且只能在使用者靜止不動時正常工作。因此,這種技術的日常應用在目前的條件下顯得非常不現實。
Meta Brain & AI研究團隊負責人讓-雷米·金(Jean-Rémi King)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并非為了打造一款面向市場的消費產品。考慮到技術實現的高難度和巨大的成本,Meta并沒有計劃將這一技術立即推向市場。然而,盡管如此,這一研究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揭示了大腦產生語言信息的過程,研究團隊通過這一系統展示了神經元如何生成表示想法或語言的信號,并且逐步轉換為單詞、音節和字母,構建出書面交流的層級。
雖然這一技術的現階段應用受限于巨大的成本和設備體積,但它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尤其是在無障礙技術、增強現實和腦機接口等領域。Meta團隊的研究為腦機接口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未來隨著硬件的進一步發展和成本的降低,類似技術有望在更多實際場景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