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2026年目標生產5萬到10萬人形機器人
1月9日,據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透露,如果一切順利,特斯拉計劃在2026年將其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產量提高10倍,目標是生產50,000到100,000臺人形機器人,并計劃在隨后的幾年里,每年再增加10倍的產量。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在全力推進Optimus項目的生產工作,預計今年的目標是制造數千臺Optimus機器人,并逐步在未來幾年達到更為驚人的生產規模。馬斯克進一步強調:“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我們的目標是到2026年,能夠大規模生產這些機器人,并在接下來的年份中將產量顯著提升。”
馬斯克還提到,Optimus機器人未來的零售價格預計將在2萬到3萬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14.7萬至22萬元),并可能會在兩年內正式向消費者推出。不過,馬斯克也指出,具體發布日期可能會根據生產進度調整,最遲可能跳票至2027年,甚至2030年。
作為全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Optimus機器人被視為特斯拉未來增長的關鍵之一。特斯拉希望通過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技術,在未來的智能機器人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馬斯克曾在2024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年產量為10億臺,我們的目標是至少占據10%的市場份額。”
Optimus的第二代版本已經在2024年7月4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亮相。與首代產品相比,二代Optimus在多個方面進行了顯著改進。新的Optimus采用了由特斯拉自主設計和制造的執行器和傳感器,使得機器人的動作更加精準和高效。此外,二代Optimus的外觀設計更加精細,整體重量減少了10公斤,行走速度提高了30%,并且具備更好的平衡感和身體控制能力。
二代Optimus的技術升級還包括一項關鍵創新——新的雙手設計。新的雙手能夠進行更精細的操作和更重物體的抓握,使得機器人在進行復雜任務時更具靈活性和多功能性。
2024年6月,二代Optimus機器人正式在特斯拉工廠內開始了“打工”嘗試。利用視覺神經網絡和FSD(全自動駕駛)芯片,Optimus能夠模仿人類操作,進行電池分揀等任務。這一進展不僅展示了Optimus的工作潛力,也預示著機器人在工業和制造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