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WeChat官方推薦8大功能 讓生活更美好
微信( WeChat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提供了方便的溝通和社交功能,還為我們帶來了許多實用和有趣的新功能。12月26日,微信派官方在2023年,微信(WeChat)從眾多的產品更新中篩選了這8個功能,它們更值得推薦給有需要的人。
1. 安靜模式
在中國,有2780萬聾人群體。他們害怕聲音外放,他們多數時候會忘了手機聲音已經打開。為此,微信( WeChat )上線“安靜模式”,開啟之后,微信在消息通知、音視頻通話、視頻號內容播放等所有場景下,都不會再發出聲音。不讓聾人“社死”,也讓本應安靜的回歸安靜。
開啟方式:“微信”-“我”-“設置”-“關懷模式”-“安靜模式”
2. 視頻通話
老年人或視障人群,遇事一急,最先想到的方法就是“微信通話”。今年,微信關懷模式支持設置鎖屏小組件一鍵撥打視頻通話。方便他們將經常聯系的親友添加為聯系人,即使在鎖屏狀態下也可以快速發起視頻通話。
開啟方式:“微信”-“我”-“設置”-“關懷模式”-“視頻通話”。
3. 微信支付( WeChat payment )無障礙優化
視障用戶只能通過讀屏功能操作屏幕。但如果頁面沒有做好無障礙優化,就會給他們帶來困擾。針對殘障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涉及到信息填寫、銀行卡綁定、實名認證、生活繳費等環節出現的無障礙體驗難點,微信支付團隊發起“無障礙優化行動”,收集、發現問題并不斷完善解決,目前已完成近300項產品優化。
體驗方式:在讀屏軟件支持下可體驗優化。
4. 銀齡守護卡
瞧,用這個“小手機”打開微信支付,是不是還挺酷?這個小手機其實有自己的名字,叫“銀齡守護卡”,是騰訊專門為老年人推出的,可以做老人的“隱形守護員”。除了微信支付,還能綁定微信小程序,實現打電話、SOS報警、提醒老人吃藥、設置安全圍欄等實用功能。
5. “救命短信”
緊急事故急救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但往往“能救的,不在場;在場的,不會救。”現在,短信鏈接跳轉微信小程序已經逐步應用于更多省市的急救領域。需要急救時,急救中心接到救助電話后,可向用戶發送短信鏈接,用戶可跳轉至微信小程序與 120 調度員進行雙向視頻,從而讓120調度員更清晰了解現場情況并進行正確的急救指導。
了解方式:在重慶等省市,用戶遇急救情況可撥打120電話,調度員根據情況可向你手機發送急救短信。
6. 先學后付
教培頻繁“暴雷”,正當運營機構也往往被拖累。想學習,又怕錢交了,人沒了。為此,微信支付推出“先學后付”能力,只要微信支付分超過600分,就可以“先上課、后付費”。消費者用著安心,商家也開心。
體驗方式:“微信”-“我”-“服務”-“錢包”-“支付分”-“生活服務”-“教育”,其中展示的機構都已經接入。
7. 微信( WeChat )刷掌
伸下手,秒付款!“微信刷掌”用創新科技帶來更便捷的生活新體驗,可以刷掌驗證會員身份、便捷消費、過閘通行。現在,微信刷掌正逐步應用于辦公、校園、健身、零售、餐飲、交通、共享充電等領域。
體驗方式:線下已接入微信刷掌機器的場景,可以現場開通并使用。
8. 小程序教育平臺
編程正成為青少年必備的未來技能之一,如何讓小學哥變成“小小程序員”?為此,微信專門發布了小程序教育平臺,作為為基礎教育教學場景打造的專屬平臺,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管理功能和教學模版,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能快速上手。